编者按: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在细分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,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,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力量。
当前,江苏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04家,其中第五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795家,位居全国第一。剖析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。本报即日起推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成长记”,通过一个个具体细微的故事,展示其以专注铸专长、以配套强产业、以创新赢市场,呈现出强劲发展韧性。
讯 在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中,科研人员正在一边调试实验设备,一边记录数据与信息,他们正在进行多肽类药物的中试。顺利的话将进入工业化验证。“不仅是多肽类药物,团队还在进行辛伐他汀等医药中间体的研发优化。”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吴法浩说。
医药中间体是制造药物过程中的重要原料,医药中间体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最终药品的质量和效果,可以看做是药物的“芯片”。
成立于2014年的红杉生物,深耕于非天然氨基酸、手性医药中间体等领域,是一家研发创新驱动生产型企业,获批南京手性医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,也是国内首批开发出阿巴卡韦中间体的生物法制备工艺。
“医药中间体的研发有点像数学题,一加三等于四,二乘二也等于四。生产同一款药物,可以选择不同的原料,探索不同的合成工艺,在过程中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。”吴法浩说。
他以常用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为例介绍,传统工艺采取的化学合成法生产工序复杂,成本较高。红杉生物从去年7月开始进行辛伐他汀项目研发,通过一种新型酶法合成技术,缩小反应步骤,减少物料消耗,可将辛伐他汀的生产成本降低40%。原来辛伐他汀价格大约每公斤200元,该技术应用并投入生产后,当前辛伐他汀价格降低到每公斤150元。在该类药物中,红杉生物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市场占有率达到80%。
在市场中杀出重围,红杉生物依靠的是坚实的科研创新能力。“辛伐他汀项目的研发团队一共13个人,花了三个月时间,从实验室里的容器,到生产车间十几吨的反应釜,反应步骤、原料浓度、基因序列等等都一次又一次地摸索,最终实现了医药中间体的投产。”吴法浩表示。
红杉生物也在不断完善科研人才队伍和产学研机制。公司现有员工约270人,其中研发人员达到70人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,PCT1项,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项。公司也与南京大学、江南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,建设共研实验室等。此外,在产业对接、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等领域,吴法浩提到栖霞高新区组织了多场案例分享、产业对接活动,赋能区内生物医药企业。
在红杉生物安徽宿州的生产基地,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。“几项医药中间体技术迭代要进行工业化试验,10月即将迎来行业旺季,今年新研发的新型多肽合成技术正在工业化试验,争取今年实现5至10个多肽类项目投产。”吴法浩表示。
企业感言:
生物医药的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,医药创新不断推动药物研发、生产成本的降低,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让老百姓用得上、用得起药物。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,红杉生物将不断推进研发和创新,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,携手上下游产业链,助力医药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。
新华日报·财经记者 何钰配资炒股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网观点